省生態環境廳:“三度”工作法扎實推動下基層實踐活動落地落實
發布日期:2022-09-05 點擊次數:
全省黨員干部“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實踐活動開展以來,全省生態環境系統各處室各單位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辦好一批助企紓困、為基層解難、利民惠民的實事好事,為黨的二十大召開提供良好生態環境保障。
助企紓困有力度
各單位緊密結合實踐活動與“解難題、穩增長、促發展”專項活動要求,立足各自職能,多措并舉、靠前服務,提升了一批企業的環境管理水平,保障了一批企業關注的重要流程手續快速辦結,夯實了一批企業環境管理水平提升項目的資金基礎。廳大氣處牽頭啟動大氣污染防治攻堅幫扶行動,每輪由5位廳領導帶隊組成5個幫扶組,全面下沉各市州開展攻堅幫扶行動,截止目前,兩輪幫扶共對948個點位(企業)進行現場幫扶,發現問題1580個,全部交辦并提出整改建議,并對484個問題進行了“回頭看”。 2022 年 1-7 月,平均優良天數比率為 84.1%,較今年一季度上升 7.3 個百分點。氣候處協助武昌船舶重工集團參與形成的《武昌船舶重工集團橋梁和船舶產品推介活動方案》獲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萬勇高度肯定。通過支持協助企業拓展銷售市場,省生態環境廳協助武船集團召開武昌船舶重工集團橋梁和船舶產品座談會,加強武船與省內產業鏈相關單位交流合作,幫助企業拓展業務,解決發展中遇到的困難。輻射處與核輻中心主動聯系放射源使用單位,積極謀劃做好放射源批量收貯服務,及時將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69枚歷史遺留廢棄放射源成功轉運,消除輻射安全隱患,獲得企業的高度好評。固防中心以機修行業為示范指導小微企業開展危險廢物申報登記工作,推動8月以來仙桃市物聯網系統注冊機修行業單位從15家迅速增加到57家,形成“小切口”推動解決問題的生動實踐。
基層解難有深度
各單位精準對接廳系統內基層單位,扎實推動資源、服務、平臺下沉,廣泛開展政策宣貫、業務培訓、技術指導,幫助解決了一批人事、財務、辦公保障等方面的小事實事。
省監測中心站針對黃石市臭氧污染問題突出問題,聯合高校、地方環保部門成立工作專班,在黃石市開展細顆粒物和臭氧協同防控“一市一策”駐點跟蹤研究項目,綜合運用衛星、無人機、走航等監測方式,開展熱點網格監測及溯源工作,為支撐地方打好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提供精準科學技術支撐。省環科院6名班子成員每人對接1個縣級生態環境分局,圍繞能力提升與具體工作開展幫扶,累計組織6場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宣講與專業技術培訓并取得良好反響,當地官方媒體與生態環境局官網均有報道。宣教中心加強學校、社區等各領域宣教服務對象的幫扶工作,共同打造生態環境宣教活動品牌,在幫扶湖北大學荷仙子志愿團隊基礎上,打造“與綠同行”小程序,鼓勵支持更多高校社團參與環保宣教工作。恩施監測中心幫扶芭蕉民族中學提升民族底色、生態特色,推動建設生態文明教育實踐基地和鄉村生態環保宣傳基地。
為民解困有溫度
聚焦人民群眾房前屋后的生態環境問題和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小事實事,推動解決了一批群眾反復投訴的黑臭水體、畜禽養殖污染、生產施工噪聲、廢氣異味擾民等問題。廳辦公室幫助新口村建設一批太陽能路燈,有效解決了村民出行只能依靠手電照明的問題。督察辦謀劃開展生態環境保護督察交辦信訪件“清倉見底”專項行動,推動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查期間交辦的3103件信訪件辦結率達到84.8%。應急處持續深化信訪體制機制建設,扎實化解環境信訪積案和風險隱患,今年上半年,湖北省共辦理生態環境信訪22729件,較去年同期下降13.1%;年初至今,第一時間有效處置7起突發環境事件,同比(2021年1-8月16起)下降56.3%。信息中心在廳官網開發推出智能問答系統,推動開放微信公眾號平臺前端留言功能,在鄂匯辦新增“空氣質量自動監測數據查詢”和“企業環境信用評價名單查詢”應用模塊。
?。ㄊ∩鷳B環境廳供稿)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